一直有读公众号的习惯,关注了 MacTalk、Fenng、王信文等一些大咖,也读过不少文章,有一些还是蛮有感慨的,希望自己能每天变得更好一点。
抽纸
办公桌上的抽纸用完了,打算自己再带一份来(公司发的会在瞬间被员工抢光,实在抢不过…)。但是我没有背包上班的需求,每天都是赤手空空的,单独拿一抽纸走在路上会感觉很奇怪。于是我下意识的是找我们的产品(和他关系还不错,他每天背包带电脑上下班)让他帮我带一份,钱微信转给他。当我准备这样做的时候,我发现我不知道怎么开口,“你家抽纸多少钱一份?”、“你帮我带一份抽纸吧?”,想想就感觉好智障啊,还好我没有这样做。没有背包上班的习惯,就挑一天背个包上班,带上抽纸,有什么难的吗?并不难。麻烦吗?也并不麻烦,背个包而已。可为什么我会下意识的先让别人来帮我,现在想想还挺可怕的。
力所能及的事情就不要麻烦别人了,即使对别人来说就是举手之劳,但是这可能会消费你的「社会信用」。
任务分配
项目组三个开发,需求下来时会评估需求及时间,然后分配任务。在之前我都是会选“知道怎么做的任务”,因为害怕完不成拖进度,拿 C 评级。但是这样久了连我自己都觉得厌烦了。“又要做xxx详情页,真没意思”,自己都厌烦了,都觉得无聊了,为什么还不愿意改变一下呢?每天重复同样的工作有什么意义呢?最近的几个版本迭代,我开始挑选自己没做过的,觉得有挑战性的任务了。对自己有信心,即使接到任务的时候无从下手,但是随着慢慢摸索,总能找到对的路。碰到问题就去解决,不知道怎么解决就 Google,你得相信你做的事情总会有人也在做。
永远挑选高于自身水平一点的任务去做,这样才能进步。当然,不能太高,那会打击自己的自信心。
阅读理解
和刚认识的朋友聊天,谈到自己的上班作息。聊天记录是这样:
:那早上一般几点上班?
:8点半
:我们9点到9点半,不过我下班肯定比你晚,你几点下班?
:我们五点半,我们一天上7个小时
:我们8个小时,吃饭加午休,一个半小时,一般都是7 8点才下班
:你不是说到九点半
听到九点半后,我有点诧异,没有立即回复,于是我往上拉查看聊天记录,发现确实有一句话会产生这样的歧义:我们9点到9点半。正常来看本身就可以有两种理解:
- 上班的时间是9点到9点半,弹性半小时
- 上下班的时间是早上9点到晚上9点半
其实结合上下文可以理解为我表述的意思应该是第一种理解。可是,一万个读者有一万个哈姆雷特,你无法知道他人的想法是什么样的。即使是面对一部电梯,有的人也会认为按钮的功能是“让电梯上或者下”,而有的人会认为是表达“我想上或者我想下”。当然,这个电梯问题有正确答案:当你在电梯最底下一层时,是没有向下的按钮的。
但是大多数情景都是没有正确答案的,因为每个人的经历不同,想法不同。最后我回复了两句:
:早上上班时间最晚是九点半,最早九点
:不是早上9点到晚上9点半,我没说清楚
这放在之前,我可能就会觉得对方怎么这么“蠢”,哈哈哈有点自大。
写到这里,我又想起来之前的一个事情。
人物:A 和他女朋友 A’,A 的同学 B。
事情:A’ 对 A 说想和闺蜜一起看一部电影,叫啥来着忘了,然后 A 把这事告诉了 B,B 说:这个电影国外上映了的,网上有资源,不是什么大片,可以就网上看。然后 A 把 B 的话转述给了 A’,然后 A’ 表示可以,然后问 A 要电影。于是 B 给 A 发了一个电影的下载链接,A 转发给 A’,然后 A’ 就生气了。生气的理由就是:我要的是电影啊,你给我一个下载链接我怎么看?
这个事情刚发生的时候我觉得很不可思议,但是现在我慢慢的接受并理解。
每个人的生活轨迹不同,所受的教育也不同,每个人都是独特的,世上没有完全一样的树叶,你的想法在别人看来未必就是对的。